close
帽子戲法由來一詞來自板球術語。 板球在19世紀後期在英國十分流行,比賽中若一名防守方投球手投出三個好球,將進攻方三名擊球手擯出局,他會得到一頂新帽子作為奬品,演變至今,成為足球及其他運動裏帽子戲法的由來。
帽子戲法由來以及意思
戲法起源於英國的板球運動,在1858年位於英格蘭傑佛瑞爾德海德公園球場,舉行一場全英11人隊與哈蘭姆隊的板球比賽裡,全英11人隊的投球手「赫斯費爾德·哈門·史帝文生」連續三次投中三柱門而淘汰對方三名球員,獲得一頂「帽子」的獎賞。
這邊最值得一提的是命名的緣由特別可愛,在1865年,路易斯·卡羅出版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裡面有一位瘋帽匠,相信各位都有看過,瘋帽匠能通過帽子變出各種把戲,於是在1878年,「帽子戲法」(hat-trick)一詞正式出現在印刷文件上,後來被引用到球類賽事中,特別是足球。
而足球帽子戲法意思是指,球員在一場球賽中個人得分三次或達成三次困難成就的表現,通常使用在足球最多,相對比賽中容易大量進分的球賽就不會使用,例如籃球,但如果是棒球的話,若在一場比賽中打出三支全壘打,也可以使用。
延伸閱讀➦帽子戲法由來是如何?快來一起看下去!
全站熱搜